美食,擁有一種人心的力量。有人說,喜歡吃的人,能得到比旁人多一半的樂趣。一道道佳肴,不只是味蕾的滿足,其背后還有“凡物各有先天,如人各有資稟”的生活態(tài)度,也有“待他成熟莫催他,火候足時他自美”的人生哲理。
就像《舌尖上的》中,那段引起觀眾共鳴的話所講:“人類活動促成了食物的相聚,食物的離合,也在調(diào)動人類的聚散,西方人稱作‘命運’,人叫它‘緣分’?!?/p>
上下五千年刻在骨子里對于美食的執(zhí)著,是屬于人獨有的浪漫。
春日春盤細(xì)生菜,忽憶兩京梅發(fā)時。
——杜甫《立春》
槐葉冷淘來急吃,君家醪甕卻須休。
——宋·晁說之《招圖機吃槐葉冷淘》
青浮卵碗槐芽餅,紅點冰盤藿葉魚。
——宋·蘇軾《二月十九日攜白酒鱸魚過詹使君食槐葉冷淘》
夏日山居好,茅檐水餅香。
——宋·舒岳祥《夏日山居好十其一》
趙州道個吃茶去,一滴何曾濕口唇。
——宋·釋云岫《與大知客》
多種竹將挑筍吃,旋栽松待斫柴燒。
——宋·周文璞《題堯章新成山堂》
蘸雪吃冬瓜,誰知滋味好。
——宋·釋師觀《偈頌七十六其一》
幸春山筍賤,無人爭吃,夜?fàn)t芋美,與客同煨。
——宋·劉克莊《沁園春·癸卯佛生翼日,將戟,夢中有作·既醒,但易數(shù)字》
個中渴羌飽湯餅,雞蘇胡麻煮同吃。
——宋·黃庭堅《奉謝劉景文送團茶》
不須庾韭元修菜,吃到憎時始憶渠。
——宋·楊萬里《都下食筍自十一月至四月戲題》
梅熟應(yīng)同兒輩吃,有兄八十信東吳。
——宋·曾幾《食楊梅三其一》
十一年來春夢冷,南游且吃玉川茶。
——清·龔自珍《已亥雜詩》
濁酒松醪吃兩鐘,醉拖長袖舞春風(fēng)。
——宋·釋紹曇《頌古五十五其一》
牛糞火中燒芋子,山人更吃懶殘殘。
——宋·蘇軾《除夕,訪子野食燒芋,戲作》
算是處、鮮魚羹飯,吃來都美。
——宋·吳潛《滿江紅·送吳叔永尚書》
獨坐火爐煨酒吃,細(xì)聽撲簌打窗聲。
——宋·錢選《題雪霽望弁山圖》
小婢不須催柘彈,且從枝上吃櫻桃。
——唐·鄭谷《山鳥》
喜客恨無鮮可擊,滿盂脫粟饑時吃。
——宋·王炎《次韻韓毅伯趣諸先輩送茶》
何家籠餅須十字,蕭家炊餅須四破。
老夫饑來不可那,只要鶻侖吞一個。
——楊萬里《食蒸餅作》
人間定無可意,怎換得玉膾絲莼?
——陸游《沁園春·洞庭春色》
滿著十分牛乳粥,客思吃盡鬼猜。
——宋·陳藻《食粥絕句贈盧震夫》
磚爐石銚自烹吃,清落詩脾作雪花。
——宋·潘牥《謝林簿遺廬阜茶芽》
胡桃松實何曾吃,卻嚼秋風(fēng)柏子仁。
——宋·楊萬里《拾柏子》
乍吃黃連心自苦,花椒麻住口難開。
——明·于謙《擬吳儂曲(三)》
覺來飽吃紅蓮飯,正是塘東稻熟天。
——宋·范成大《再到虎丘》
撾從等是無心侶,同吃山廚芋顆羹。
——宋·釋文珦《老子》
脫蕊收將熬粥吃,落圌仍好當(dāng)香燒。
——宋·楊萬里《落梅有嘆》
水邊莫話長安事,且請卿卿吃蛤蜊。
——宋·汪元量《鷓鴣天·瀲滟湖光綠正肥》
春十江湖八年事,空腸只憶吃絲糕。
——宋·薛師董《題金陵雜興詩后八其一》
長江繞郭知魚美,好竹連山覺筍香。
——蘇軾《初到黃州》
凈洗鐺,少著水,柴頭罨煙焰不起。
待他自熟莫催他,火候足時他自美。
——蘇軾《豬肉頌》
鮮鯽銀絲膾,香芹碧澗羹。
——杜甫《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·其二》
照水須眉見,搓橙指爪香。
——陸游《明日又來天微陰再賦》
小餅如嚼月,中有酥與飴。
——蘇軾《留別廉守》
東門買彘骨,醯醬點橙?
蒸雞,美不數(shù)魚蟹。
——陸游《飯罷戲作》
我得宛丘平易法,只將食粥致仙。
——陸游《食粥》
山暖已無梅可折,江清猶蟹有堪持。
——陸游《冬日》
東門彘肉更奇絕,肥美不減胡羊酥。
——陸游《蔬食戲書》
青青竹筍迎船出,日日江魚入饌來。
——杜甫《送王十五判官扶侍還黔中(得開字)》
越浦黃柑嫩,吳溪紫蟹肥。
——杜牧《新轉(zhuǎn)南曹未敘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吳興書此篇以自見志》
鱸肥菰脆調(diào)羹美,蕎熟油新作餅香。
——宋·陸游《初冬絕句》
玉盤生菜亂青絲,三歲公家喫春餅。
——宋·章甫《春日呈韓文》
天下風(fēng)流筍餅餤,人間濟楚蕈饅頭。
——宋·蘇軾《約吳遠(yuǎn)游與姜君弼吃蕈饅頭》
使君閔雪無肉味,煮餅青蒿下鹽菽。
——宋·黃庭堅《次韻子瞻與舒堯文禱雪霧豬泉唱和》
惟不能忘,一舸吳淞,鱸膾豉羹莼菜。
——元·張翥《蘇武慢歲晚再雪,仍用前韻》
愿我們都能和詩詞中中一樣
懂得生活
學(xué)會欣賞平常生活中的清淡歡愉
找回生命里本真的滋味